江苏化解产能过剩 重在拓展需求空间"补市场"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消化一批,是中央和江苏省里化解过剩产能“四个一批”举措的第一条。“消化”的空间在哪里?有哪些手段? 向内向外,变现潜力需求 消化产能,离不开市场需求。而市场又在哪里? 在…
消化一批,是中央和江苏省里化解过剩产能“四个一批”举措的第一条。 “消化”的空间在哪里?有哪些手段?
向内向外,变现潜力需求
消化产能,离不开市场需求。而市场又在哪里?
在江苏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看来,目前至少有两方面:其一,扩大市场份额,比如抓住城镇化发展机遇,围绕保障性住房、中西部铁路、建材下乡等重点,消化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其二,引导产业转移,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机遇,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鼓励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的企业走向省外、境外,开展国际和省际产业合作。
江苏省提出,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生产要素价格低等比较优势,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将过剩产能行业或企业整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在产业转移中实现提档升级。“比如安排实施我省援藏、援疆、援青等产业援助项目,输出符合受援地相关投资、环保等规定的产业和项目,这就是市场的新空间。”江苏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说。
创造有效需求,还得“走出去”,这也是沙钢新一个五年规划的目标之一。“欧美、日韩等每年都有30%左右的钢材出口,中国每年的钢材出口量却不足5%。我们将在欧美以及泰国、韩国、新加坡布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沙钢集团董事局副总裁刘俭说。
这里过剩,到了那里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中远船务本是修船起家,近几年国内新船比重大幅提高,修船业务急转直下,而在墨西哥湾、西非海岸,则有很多油田缺少维修海洋平台的优秀企业。省内过剩的产能向海外转移,契合双方的需要。
就在国内一些风电企业库存积压、市场争得不可开交时,无锡远景能源已把“触角”成功伸向国外,开发的智慧风场软件日前中标北美市场一项目,将管理6个已运行风场的所有风机和变电站资产。
踮起脚够得着,抓住高端需求
“化解产能过剩,一方面需要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老旧产能;另一方面,得调整优化存量,通过提升水平‘踮起脚’够得着高端需求。”徐一平说。
无论是钢铁或造船业,高端需求都很可观,关键是企业能不能对接好。比如,全省钢铁行业低档产品占20%左右,高附加值、高性能的冷轧薄板、涂层板则需大量进口,结构性的过剩与不足就是突破口。“我国的高层建筑主要使用混凝土框架,但国外很多是钢结构,使用一定年限拆除后仍能回炉重新利用。”南钢集团董事长杨思明介绍,目前我国钢结构产量仅占钢产量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钢结构,是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重要路径。”“我国时速200公里以上铁路用弹簧钢目前依靠进口,与当下铁路尤其是高铁发展需求不匹配,我们的淮钢特钢股份公司正在攻关这个难题。”刘俭说。
再以造船业为例,江苏省化解过剩产能意见明确,提高满足国际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的船舶产品研发和建造能力、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和节能环保型船舶、特种船、LNG船等领域船舶装备的国内需求潜力。“说到豪华邮轮,让造船业者压力很大。”南通中远船务副总经理徐秀龙介绍,一艘豪华邮轮价值六七亿美元,附加值高,对产业链的辐射带动大,中国船企却尚未破题。
为抓住类似机遇,省政府《意见》特别提到要积极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相应的目标则是,经过5年努力,力争钢铁行业先进产品产值比重提高到50%左右,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产值占比达到50%以上,先进船舶制造能力占全国市场份额30%。
“补生产”到“补市场”带动消费需求
实际上,有些行业产能虽然相对过剩但仍有市场前景,需通过扩大内需消化一部分产能。专家指出,过去对一些产业有生产性补贴,有的实质上刺激和鼓励了过剩产能。如果换个思路,把资金调整到补市场、补消费方面,不正是扩大内需的一条路吗?
去年三季度以来,以光伏、风电新能源等为代表的一些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已率先呈现业绩反转趋势,这得益于国家对光伏应用的支持鼓励,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去年7月,中欧双方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和解,避免中国光伏产业“硬着陆”。同时,国务院发布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各部门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和分布式发电电价政策,并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由每千瓦时0.8分提高到1.5分,对扩大下游应用是重大利好。”江苏省经信委电力能源处副处长吴雷说。
“尽管欧洲市场有所波动,但国内的电站布局提速,收益前景良好。”苏州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透露,去年公司已实现盈利,全年50%销售收入来自电站建设及运营。“未来3-5年,电站整体解决方案可望成为公司第二个百亿规模的产业板块。”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透露,现在把国内市场单列出来,作为和欧盟、美洲同样重要的市场,投入更多资源,“只有从产品制造到系统服务都成为一流,中国光伏产业才算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