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徐乐江:中国钢铁微利挑战国际化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十八大中,徐乐江的发言引人瞩目。他表示,十八大报告求真务实,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宝钢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引领中国钢铁工业产业升级,…

在十八大中,徐乐江的发言引人瞩目。他表示,十八大报告求真务实,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宝钢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引领中国钢铁工业产业升级,实现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跨越。

  而之前《中国企业家》做过一份2011年中国企业国际化指数排行榜,在国际化指数最高的前10名企业当中海尔第四,吉利第八,权利严格意义上的制造型企业,在这个榜单的50个国际化企业当中,钢铁业也只有一家,只有宝钢入围,而且排名比较落后,仅位列第25位。这一结果比较公正,尴尬地显示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国际化的现状。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国际化水平目前是很低的,而钢铁业在传统制造业中又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在徐乐江看来,这一切都是由于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全面产能过剩,并已陷入低成本的陷阱之中,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瓶颈难以突破,资源环境制约了钢铁等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制造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应对危机加快产业升级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他说,“钢铁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拐点,必须从数量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但这条道路需要我们去摸索,过程必然充满各种障碍,没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力量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如何从我国制造业的困境中走出,转而打造成钢铁强国、制造强国?宝钢在徐乐江的带领下,正试图避开行业陷阱,走向国际化进程。

  从钢铁行业自身来看,近年来,“微利时代”渐成钢铁业界的一个热词。经过连续1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钢铁行业的规模扩张已近尾声。到今年8月份,国内钢铁企业或在微利经营中谋出路,或在盈亏边缘求生存。如今,钢铁行业已经一脚踏入了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拐点。客观来讲,钢铁业走进“微利时代”是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在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下的一种集中反映,微利经营是这一阶段钢铁产业必然和必须承受的。

  但是钢企不仅面对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首先,钢铁作为传统的基础原材料,在没有出现新的替代材料之前,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仍将为钢铁业的发展提供增长机遇;第三,当前的“微利时代”将真正触动钢铁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和水平,触发行业新一轮的理性整合。此外,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我国第一次在产业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制造业的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面对钢铁“微利时代”,宝钢一直在寻求突围之道。2010年,宝钢就把“技术领先”、“服务先行”、“数字化”、“环境经营”、“产融结合”纳入宝钢战略发展之中。当前,宝钢正在编制2013年―2018年发展规划,这轮发展规划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立足点,以建设世界卓越的钢铁企业为目标,以环境经营为主线,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
宝钢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坚持深入推进“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企业转型升级战略。从“钢铁到材料”是未来宝钢业务的外延扩展,也表明了其对传统钢铁业务的坚守态度。从“制造到服务”明确将宝钢的未来定位于一个服务型企业。特别指出的是,由纯钢铁制造向制造与服务并重的商业模式转型是未来钢铁企业的必然选择。而从“中国到全球”不仅仅是经营区域的拓展,更是经营视野的开阔。

  当然,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发展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行业“凤凰涅槃”的重生过程。中国钢铁行业的每一个从业者都必须直面这个挑战,对钢铁企业来说,谁转得快谁就能取得领先一步的竞争优势。

  就此,徐乐江表示,虽然钢铁行业面临困难,复苏的曙光短期难现,但这正是行业结构性调整的大好时机。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在低谷中为下一轮发展夯实基础。钢铁企业更要“苦练内功”,加快企业技术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从价值链的低端逐步走向中高端,通过优胜劣汰做大做强企业。他坚信,中国钢铁产业的未来依旧光明。

  徐乐江语录:

  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今天,已经陷入低成本的陷阱,制造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成本竞争,一个是创新。我国制造业的要素成本近几年来在不断发生变化,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不断的缩小。

  钢铁企业不应将主要精力花在“非钢”产业上,不过“非钢”产业中的部分产业如耐火材料等是值得发展的。

  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制造业升级的成败。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方向是走制造的服务化、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和绿色化之路。他认为,产业升级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政府是外因,是起影响作用的;外因只有在内因的作用下才能起作用。为此,必须坚持市场化的自由竞争原则,让市场推动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坚持宏观调控不动摇,以政府引导加快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他提出,必须强化技术创新,这是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

  有战略就会发现满眼都是机会,没有战略满眼都是风险。

  中国制造企业要制定严密的国际化战略,企业要对自身的能力特点、行业前景等作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身的国际化目标和路径。

  中国钢铁产业正处于多重困局之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以创新为驱动的转型发展,是国内钢铁行业唯一的突围之路。

  尽管中国钢企占据全球最大钢企前10强半数以上份额,但没有一家称得上是'跨国公司’。中国钢铁业国际化羸弱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驾驭国际市场运营的经验和能力,核心就是管理创新能力的不足。 
延伸阅读
上一篇:钢铁行业亏损持续加剧
下一篇:独家视点:“中国钢市”将并行“政治大事”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徐乐江 中国钢铁 微利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