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吹炼过程控制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转炉是一种可以转动的炉子(又称P—S侧吹转炉),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是由炉基、炉体、送风系统、熔剂供给系统、排烟系统及转动系统组成。其中关键部位炉体是由炉壳、炉衬、炉口、风管、风口、…
转炉是一种可以转动的炉子(又称P—S侧吹转炉),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是由炉基、炉体、送风系统、熔剂供给系统、排烟系统及转动系统组成。其中关键部位炉体是由炉壳、炉衬、炉口、风管、风口、大圈、大齿轮等组成,目前喀拉通克铜镍矿冶炼厂使用的是4台卧式转炉(2台10t,2台15t)。
根据目前的工艺技术要求,渣含Cu、Ni要求<2.5,高冰镍中的NiO<1.2,S<18.5,Fe<1,要达到这些要求,吹炼过程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通过经验观察来了解转炉的反应过程,如炉口火焰、喷溅物的形状、炉后风眼钎子上的粘结物以及炉前取样和渣子的流动性。
(1)焰色反应:炉口火焰呈红转白视冰铜品位高低(从虹细中流出的低硫可以取样判断,表面发黑,有皱纹或断面颗粒粗表明品位高),加入适量石英熔剂。并伴有SO:烟气涌出,继续投入石英石,发现火焰由白变蓝呈透明状,并伴有大量絮状熔体喷出,可以判定造渣终点。
(2)粘结物:风眼钎子上的粘结物形状,颜色是最为直观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的凭据,炉体内石英石加入的多少、高锍中Fe含量多少,以及水淬高冰镍中S含量高低都可以从钎子粘结物中判断出来,当钎子粘结物由黑灰转青时,判定Fe含量在3~4,此时普高吹炼过程结束;当钎子颜色变化为浅蓝色,可判定S含量在19~19.5%;出现深蓝色并伴有黄褐色可判定S含量在18~17.5,金属高冰镍吹炼结束。如石英石加多是可见钎子粘结物有倒刺状,并伴有细小石英颗粒,此时应视吹炼情况进一定量低硫还原吹炼,或返出一部分渣再继续吹炼。
(3)渣的流动性:渣含石英的多少以及含金属的高低,从渣的流动性中可以直观看到,渣流动好,有金属光泽,并伴有黑色石英絮,表明渣含金属在2.5以内,渣含SiO。在22~24符合工艺要求,如流动性差,有如稀粥状则渣含金属超标,石英加入过多,此时应先进料还原后放渣,以减少金属损失。
(来源:新疆有色金属)
延伸阅读
- 上一篇:马钢应用新技术提高小 H 型钢轧机轧制精度 下一篇:削尖轧制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