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标挖潜推向对标管理的新阶段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去年下半年,国内钢铁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效益严重下滑,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全行业拿起对标挖潜的传统“法宝”,开始了新一轮的降本增效活动。到目前为止,对标挖潜仍…
去年下半年,国内钢铁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效益严重下滑,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全行业拿起对标挖潜的传统“法宝”,开始了新一轮的降本增效活动。到目前为止,对标挖潜仍在全行业持续开展,不过有的单位仍把对标挖潜看作是一项“活动”,而有的单位已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对标挖潜在钢铁企业之间存在认识上不一致的问题,对此有必要进行探讨,统一认识,从而有利于深入、持久推进对标挖潜工作,使之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
有关专家介绍,我国钢铁行业的对标挖潜活动,虽然是原冶金部1999年4月正式发文在全行业开始实施的.但是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早在20世纪50年代,钢铁行业就广泛开展了以“经济活动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企业间的横向经济对比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间互相比先进、找差距,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积极性继续保持,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而对标挖潜活动也一直在企业问不断展开。近10多年来,由干市场行情和外部条件的变化,钢铁行业经历了两次大的困难时期。第一次是1996年~1999年,当时受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国内国际钢材市场不景气,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大幅度下滑,使不少钢铁企业出现亏损。在这种条件下,钢铁行业眼睛向内,找内因,练内功,挖内潜,降成本,用低成本战略应对市场冲击,度过了3年困难时期。第二次是2005年下半年,钢材市场价格连续大幅度下滑,而钢铁生产用大宗原燃料价格却居高不下,有的原材料不降反升,使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冲击。在这种形势下,钢铁行业仍然是利用对标挖潜的有效手段,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2006年上半年通过对标挖潜,参与统计的50多家大中型钢铁企业17种产品的制造成本,除焦炭提高7%外,其余16种产品均有下降。降低率最大的是热轧窄带钢,降幅高达18.2%,降幅最小的热轧薄宽带钢也达到了8.5%,其余产品生产成本的降幅均在10%~18%之间。
钢铁行业正是在历次的危机中积累了对标挖潜的经验和传统,因此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面对金融风暴的冲击,钢铁行业再次开展对标挖潜时,多数企业仍习惯性地将其定位于“活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将其定位于“活动”,其实是对对标挖潜的一种曲解。因为作为一项“活动”,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临时性,所以把对标挖潜看成“活动”是不对的。而把其作为一项“工作”,在认识上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还不到位。
据介绍,从对标挖潜的本质特征上分析,它源于对标管理,而对标管理是寻找和学习最佳管理案例和运行方式的一种方法。有资料介绍,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人们利用对标寻找与别的公司的差距,把它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方法。后来,对标管理逐渐演变成为寻找最佳案例和标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方法。对标管理通常分为四种:第一种,内部对标;第二种,竞争性对标;第三种,行业或功能对标;第四种,与不相关的公司就某个工作程序对标,即类属或程序对标。现在,这种管理方法越来越成为企业乃至政府的选择。根据“全球对标网络”的调查,对标管理已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第三大战略管理方法。
近年,国外和国内一些企业,通过对标挖潜,瞄准先进企业,瞄准先进指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增强竞争力。实践证明,对标挖潜可以丰富和拓展企业发展思路,实现降成本的目标,达到企业最经济的运转。主动与先进企业对标,不间断地查找差距,弥补自己的短板,是成为一个优秀企业须要具备的特质。像GE公司学习摩托罗拉的六西格玛管理;可口可乐向宝洁学习客户管理;宝钢与韩国浦项等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对标等,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企业学习和借鉴的。
我国钢铁行业开展对标挖潜已经10多年了,过去我们认识不清,把其当作一项群众性的“活动”来抓,有其历史局限性。而当前,在企业应对危机的过程中,钢铁行业对标挖潜应该把其从“活动”的概念中解放出来。使其回归到对标管理的范畴,成为企业管理的新方法、新内容;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过程中,通过对标挖潜调整管理结构,使管理结构与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使其成为推动企业竞争力上水平、上台阶的新动力。
延伸阅读
- 上一篇:资源控制力这道“坎”如何跨越 下一篇:钢铁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