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技术研究、提高综合管理、强化高炉生产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李翔时 谢 勇 邹晓雄 (达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 达钢炼铁厂三座高炉2008年年产136.3万吨,各项技术指标均较同行业差,2009年达钢炼铁厂通过加强技术研究、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李翔时 谢 勇 邹晓雄
(达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 达钢炼铁厂三座高炉2008年年产136.3万吨,各项技术指标均较同行业差,2009年达钢炼铁厂通过加强技术研究、提高综合管理水平,2009年铁水年产量为147.7万吨,到达了高炉开炉以来的最好水平。1#高炉全年五次破日产记录,三次破月产记录;2#高炉全年十次打破日产记录,四次刷新月产记录,最高月产达51191.2749t;3#高炉全年三次打破日产记录,两次刷新月产记录;炼铁厂五次打破日产记录,三次打破月产记录,12月份产量达到135067.89t的新水平。
关键词 高炉;技术研究;综合管理;稳产高产
概况
指标、效益是每个单位追求的目标。而指标、效益的好坏则是技术研究、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炼铁厂三座高炉在2008年年产铁仅136.3万吨,2009年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提高技术操作,2009年年产量达到147.7万吨的高炉开炉以来的最好水平,全年无一起高炉重大炉况失常事故,生产外围无一起重大影响事故,高炉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1#高炉全年五次破日产记录,最高日产1275.52t,利用系数为3.864t/m3.d,三次破月产记录,十二月月产达到36932.85t;2#高炉全年十次打破日产记录,最高日产为1849.65t,利用系数为4.11t/m3.d,四次刷新月产记录,最高月产达51191.2749t;3#高炉全年三次打破日产记录,最高日产为1788.44t,利用系数为3.97t/m3.d,两次刷新月产记录,十二月月产达到49059.31t;炼铁厂五次打破日产记录,最高日产为4740.65t,平均利用系数3.854t/m3.d,三次打破月产记录,12月份产量达到135067.89t的新水平。如不计算元月份年例修的产量损失,任务完成将会更好,在西南片区三座高炉利用系数名列前茅,在国内也达到平均水平以上,今年提前27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提前12天完成目标任务。在集团公司铁产量短缺的情况下,为集团公司实现低成本运行,保证获得一定的利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主要技术措施
加强技术研究、杜绝炉况重大失常,全面提高产能水平。炼铁厂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充分进行了技术的研究,强化日常炉况的调整,减少炉况的波动,杜绝炉况的重大失常,全面提高了产能。
1.1坚持“炉况顺行是基础、稳定是条件、强化是目标、防凉是关键”的炉况操作管理宗旨,建立统计数据库,及时掌握原燃料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准确地调控冶炼参数,防止炉况出现大的波动。
1.2 加强日常炉况的研究、减少炉况波动。
1.3 每天下午由炼铁厂召开生产碰头会,分析当天的炉况,布置炉况的调控要求。
1.4 针对1#高炉冷却壁损坏较多的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召开了专题会,采取加大炉外喷水的强度和冷却水检测频率等一系列手段,保持了较长周期的稳定顺行。
1.5 2#高炉的模块损坏比较多、炉型不规则,采用 “炉内造衬”的新技术,形成了较好的操作炉型,有效支撑了2#高炉的长周期的稳定顺行。
1.6 3#高炉铁口框上部冷却壁管根漏水和14#风口开裂位移,严重制约了高炉的正常放铁,采用一是将水引至铁口框两边,二是进行适当控水,保持较高的水温差,三是调整风口布局等措施,有效支撑了3#高炉的长周期的稳定顺行。
1.7 制定控制低料线作业的措施和考核办法,有效地支撑了炉况稳定顺行。
1.8 针对入炉碱负荷、硫负荷和三氧化二铝较高的情况,采取定期走酸料、排碱和降低炉渣碱度等措施来调控,有效地支撑了炉渣性能的改善和炉况的稳定顺行。
1.9 改进休复风方案,加快长时间休风后的炉况恢复,减少了损失。
2 主要的管理措施
2.1自我加压,制定高标准的生产目标。
2009年集团公司给炼铁厂的计划任务是136万吨,目标任务142万吨,年初炼铁厂结合集团公司的计划、目标任务分别给三座高炉制订了相应的计划目标任务,炼铁厂计划 136.05万吨,1#炉35.3516万吨、2#炉50.349万吨、3#炉50.349万吨。一季度炼铁厂领导班子调整之后,从3月份开始,炼铁厂重新拟定了计划、目标任务:年计划任务142万吨,年目标任务145万吨。有了新的计划、目标任务,炼铁厂要求上下一心、加强管理,紧紧围绕以炉况顺行为中心,以设备为保障,全风全压操作,减少对生产的误时影响来开展工作。
2.2强化责任的落实,实行责任追究。
炼铁厂的重点一是放在原燃料的数据跟踪处理上,原燃料条件的变化对高炉的影响非常大,往往引起炉况、碱度的大幅变化,进而影响炉况的顺行,焦炭的化学成份每天由专人到技质部焦化取样点跟踪收集,根据成份的变化结合实物质量及时做出对负荷的调整。2009年由于矿粉采购品种变化大,占30%入炉料左右的泰昕球团矿碱度的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每次球团矿矿粉发生变化,炼铁厂都主动与泰昕衔接,掌握成份的变化情况,在使用时及时做出调整,减少对炉况的影响。另一个重点是炼铁厂把握三座高炉炉况的大的方向,严禁炉况失常。各个工段的重点工作是日常炉况的调剂和管理,稳定好热制度和造渣制度,在量上把握得尽量准确一些。这样分工明确,炼铁厂把握大的炉况走势,提供原燃辅料的变化趋势,而高炉结合外部条件的变化,细化工段内部管理,减少炉况的波动,为全年产量上台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炼铁厂根据前几年的考核方案,进一步细化,达到简洁实用的目的。今年三座高炉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都不一样,1#、2#炉相对好一些,3#炉差一些。炼铁厂每月根据完成情况逗硬考核,绝不护短,严格根据考核结果计算工资分配,三座高炉之间人平收入最大差距达到500~800元/人。这样在三座高炉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打破了以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分配方式。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感到干有所想、超有所获的一种氛围。
以往出了事故之后,往往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简单的处罚了事,不能对当事人和事故单位引起大的教训,从2009年开始,任何事故都要进行分析和考核,同时进行赔偿,赔偿分为工资和成本两部分赔偿,事故单位出事后,算出引起的成本损失和工资损失,赔偿给受损失的单位或者炼铁厂。赔偿制度实行后,不仅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了考核,同时,对事故单位也进行了处罚,也使得受损单位的利益有所弥补,在员工和管理者当中引起了大大的振动,大家的协作性、团结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从而有效地扼制了事故的发生。
为了提高高炉工段的积极性,炼铁厂制订了产量攻关奖,凡是打破月产记录的,给予一定额度的现金奖励,各高炉精心组织、细心操作,全年三座高炉共九次打破月产记录,为全年产量上台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3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2.4加强设备管理,为高炉生产创造条件。
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表1 2009年与2008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08年 |
2009年 |
比较 |
1 |
生铁实际产量 |
吨 |
1363174.28 |
1477674.62 |
114500.34 |
2 |
生铁合格率 |
% |
99.32 |
98.61 |
-0.71 |
3 |
炼钢铁比 |
% |
99.80 |
99.85<
|